第134章 君臣奏对之论千古明君 一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汉武帝是公认的千古名君,是古代少数被人称道的明君之一,但是王休却说出这么一句话,让陈建民感到十分诧异。

“你这话朕不能苟同,想那汉武帝十七岁登基,掌权后采纳主父偃的建议,颁行推恩令,解决了汉朝地方诸侯的权利过大的隐患,将盐、铁开采权和铸币权全部收归中央。

思想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,人异论,百家殊方的局面,最厉害的是先征伐朝鲜、南方的百越;再征讨大宛、赶走了匈奴。还有着名的丝绸之路也在这个时候成形。

虽然晚年的时候汉武帝也做了一些荒唐的事情,但是朕认为瑕不掩玉,汉武帝千古明君也。难道这还些还不够伟大吗?”

王休一笑,自己有些孟浪了。封建社会必定是有局限性的,自己是站在后世高度发达时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,自然角度、高度是不一样的。但是王休还是想尝试改变一下皇帝的一些思维想法。

“陛下,我们一条条的分析可好?”

陈建民莞尔一笑说道:“你小子还不服气,好,今日咱们君臣就好好分析一下。”

王休忽然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,不再嬉皮笑脸,抱拳躬身,十分严肃的对陈建民说道:

“陛下,臣请奏对。”

陈建民立即从躺椅上跳起来,整理衣冠,大声喊道:“高胜,移驾御书房。”

君臣奏对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,是臣子非常正式的向君王提出建议、意见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,故而一般情况下必须有人在一旁进行记录,这都是要写进皇帝起居注中的。

到了御书房,陈建民端坐在上,中间隔着一张案几,王休坐在对面。一个小太监点燃檀香放在案几上,右侧也放着一张案几,一个中年太监跪坐在前,案几上笔墨纸砚已然准备完毕。

我去,这也太庄重的了吧。王休心中暗暗吐槽,希望今天的对话能使得皇帝有一些新的感悟吧。

王休先是很正式的朝着陈建民施了一礼,这才开口道:

“陛下,臣请问,何为千古明君。”

陈建民想也不想就答道:“外则开疆拓土、抵御外敌;内则使吏治清明、施教化、绝盗匪,使百姓安居乐业,文治武功集一身者为千古明君。”

王休点点头,表示认可。

“那请问陛下,汉武帝做到了吗?”

陈建民一笑说道:“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我签到在莲花楼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三国之大汉双子星 无敌锦衣卫!透视,破案,平天下 盘点历史:朕的老赢家去哪了 清初:我爆兵造反,你说神仙下凡 阿保进京当太监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从封地开始,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开局送老婆,她是宰相千金 三国:羊奶肉包,我竟黄袍加身了 三国:星火燎原,平民崛起! 古邑侠踪 大唐小说家 七十二道 李隆基:逆子,你敢弑父? 鬼明 红楼生存录 三国:我,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 地主想躺平,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